儲能技術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提高電力系統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關鍵技術,也是提高清潔能源發電比率,推動霧霾治理的有效手段。儲能系統成本如何?儲能技術將在哪些應用領域集中爆發?發展趨勢怎樣?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儲能大咖在2018第五屆國際儲能峰會上與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8年09月19-20日,2018第五屆國際儲能峰會在唐山南湖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峰會邀請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百余位海內外演講嘉賓共商儲能良機。北極星儲能網將對大會進行全程直播,如需我們直播您的會議,請聯系微信號:13693626116。
德國儲能協會(BVES)執行總裁 Urban Windelen 先生,德國儲能協會(BVES)董事會成員/全球儲能聯盟執行委員會成員/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Heiko M. Stutzinger 先生,中關村儲能技術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 俞振華 先生,Enapter 首席技術官 Nikolay Krasko 先生,巴伐利亞應用能源研究中心儲能部門主管 Andreas Hauer 博士,Fluence 集團戰略及合作關系高級經理 Tae Yoo 先生參與了對話環節,為現場嘉賓作精彩解答。
以下為發言實錄:
提問:儲能整個的系統成本會是怎么樣,另外就是現在我們的儲能系統,尤其是電池為主的系統,它的回收該怎么做?
Tae Yoo:從價格的角度來講,我想跟您分享一下在美國的情況,它取決于什么樣的應用情況,還有這個區域,比如說一個小時的項目,差不多是400美金每千瓦時,對于四個小時時長差不多是1200美金/小時,對比一下熱到氣,在美國南部,比如說德克薩斯州差不多是600-700美金千瓦時,在紐約可能要到達一千美金千瓦時。
電池回收這方面也確實是從可持續發展方面,我們也是非常關注的,我們現在也做出一些舉動,我們計劃盡可能的把這些電池回收進行降解,然后再重新進行循環使用,另外我們也在想有一些技術公司,他們也在去想他們這些廢舊電池如果來進行更好的循環,所以現在正在非常認真的研究這個話題。
提問:我想問一下俞理事長,關于中國這一塊在工商業這一塊領域的應用,因為我們剛剛看到其實是在美國方面,他們很多都是在跟電網公司的一些合作我認為是比較多,或者是做一些中途,在中國這一塊我們看到2018年電網公司剛剛開始做這一塊,我認為可能像儲能這一塊,或者未來也會變成一個公共電網的設施投入和分布式,可能是工商業這方面錯峰填補兩個產業鏈的劃分,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您認為中國的工商業有這么大的基礎客戶群在,我們的技術路線以什么樣的成本和技術路線,你認為相對來說是現在看起來比較可行的。
俞振華:我先說中國一般工商業這一塊,基本還是以峰谷差價為主,加上個別地區有蓄養電費,但不是為主,像江蘇、廣東還有北京、上;旧隙际沁@種模式。在用戶側的儲能設施參與到電網的服務,目前看有點遠,現在目前的確有一些悖論,因為峰谷差價這一塊實際上和電網做服務,運行時段也不能幫電網解決問題,而且是賺電網的錢。未來是要看電力市場的情況,因為基本上來說,我覺得一個參照值就是輔助服務交易什么時候開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值,有這個之后能有額外的電力輔助服務收費,在用戶這一塊,電網側和發電側是不一樣。
另外一個問題是關于什么?
提問:你認為大概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儲能系統的價格區間可以實現項目的投資,投資可以賺錢。
俞振華:行業當時是電科院的白所五年前就提了一個目標,1500塊錢每千瓦時,五千個循環,大家一般認為在國內現有的定價體系下是個拐點,這個是系統成本,不是電池成本,系統把安全,項目實施所有東西都加進去,目前看還是高于這個的,但比較近了,電芯8毛多,應該說非常近了,系統成本比較高一些。
Andreas Hauer:或許我可以稍微再補充一點在這方面,能源存儲還可以提供非常高的能效,比如說我們在談到工業流程這方面,比如說我們在德國我們有一個項目,他溫度才三百度左右,我們存在高熱度,可以每天運行8-9個小時,整個運行的能效是非常高的。
你可以再想想儲能在這類的應用下,在能源效率的提高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在很多工業流程,比如說在德國還有其他地方,比如說食品行業還有鋼鐵、水泥這些行業,他們有很多的浪費的能源都可以通過能儲節約下來,更高的進行利用。
Urban Windelen:儲熱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但是關于制冷,有沒有類似的技術呢?
Andreas Hauer:是的,我覺得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和德國相比特別大,中國氣候的區域也不一樣,有很多中國的區域也需要制冷。因為絕大時候制冷是用電的,我們可以通過冰蓄冷也好,或者說是一些變相的材料等等,其實有很多的技術都可以更好的提高關于制冷這方面能效的,我覺得我們首先就要解決很多其他的問題,但是不管是制冷還是供熱這方面,它都是在儲能方面,我覺得是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地方,因為中國在這個方面的需求確實是很大的。
Urban Windelen: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提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俞先生,我們聽到了電池系統的安全性,據我了解中國的LFP技術,對于鋰電池的技術好像比LLMC的技術更受青睞,是因為IFP的技術更加安全呢?還是說有其他的優點,未來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技術,在歐洲好多絕大部分的技術是LLMC的技術。
俞振華:國內對LFP的技術有非常強烈的一個選擇意愿,認為是IFP比LLMC安全,因為電化學特性,的確三元,一個是熔點三元低,另外一個是很大的程度,有一個叫熱失控的指標,IFP要好很多,這是電化學的本質提高了。但是并不是認為LFP比LLMC安全,目前看從電芯的水平上來說,因為動力電池發展非?,都在上面用,電芯的可靠性,一致性做的非常好,特別在一線的電芯廠商。
目前我們看的一些事故,出現安全問題,更多是源于一些電芯外置的一些系統,LFP失控指標更短,所以難度要比LLMC更大,但是安全這個事是一個系統的問題,不是說電芯的問題。
Urban Windelen:您覺得到底LFP,LLMC哪一個更加安全呢?
Tae Yoo:實際上技術我并不是完全了解的,我們用的是LLMC的電池儲能,但有一些化學的成分有的時候有一些制造商有他們的偏好,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究去研究到底什么樣的組合要選擇,主要還是用的是LLMC,我們是非常關注安全性的,從AES和西門子和我們合作,安全性我們是零容忍的政策,我們也是非常幸運,也很成功,還沒有遇到任何嚴重的問題,我們有幾次比較險的情況都沒有達到Johnson剛才提到的那種嚴重的情況,很多情況下并不是電池本身的問題,而是其他組件有些潛在的問題。
Urban Windelen:我想問安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池管理系統,一個非常好的電池管理系統才能夠保證安全性。
提問: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注意到最近幾年我們國內為了節能減排在推進一些藍天工程,現在很多地方政府也都在做煤改電或者煤改氣的情況,很多地方在這種項目的操作當中采用固體儲熱的方式來做這個事情,所以很多地方我注意到了,有采用無機鹽的,還有采用相面材料的,有不同的技術體制,目前是為節能減排這一塊做大量的工作,所以我的問題就是說目前的固體儲熱的技術路線大概是什么樣子和發展趨勢。
第二,目前的建設模式,或者是商業模式,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上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情況,所以在這里也想請各位專家幫著一塊答疑一下,謝謝。
俞振華:我先說一下,煤改電,過去政策實際上沒有給儲能太多空間,在華北這一塊用的是空氣源熱泵,當然熱泵里有儲能的介質,實際上就是水,因為熱泵帶動熱水去供熱。固體的儲熱裝置,我們過去看的其實在其他一些領域,比如說像火電的一些靈活性,用這個蓄熱是有的。
煤改電應該也有,但是基本上來說就是三個集中線,一個是傳統的水,最傳統的就是水,目前來看還是一個從經濟性上,從可持續性上比較好。第二種是屬于顯熱的這種材料,第三種是屬于相面材料,相面材料的好處是占地節省,但是成本會比水和其他的固體的蓄熱成本要高,后兩種都是特定的場景下,比如說山林樓宇對建筑體積有要求,適合用相面材料做儲能裝置,固體材料也是一樣,在特定的場合下,基本上我們看最多的還是用水。
Andreas Hauer:我想澄清一下,你講的是固體加熱還有敏感性的蓄熱,一定是很高溫度的時候才會使用,比如說在空氣的儲能,比如說在600度的儲熱等等。另外一個方面,在比較低的溫度,剛才Johnson也提到了可以用固態蓄熱,用建筑物本身的材料來進行蓄熱,也可以用水泵在墻里面進行加熱,其實也是一種固體的加熱,如果是比較高端的可以用變相的材料,它是在高溫和低溫的情況下,儲熱都是非常好的。
Urban Windelen:西門子德國的母公司他們也在做這方面蓄熱的項目,你是不是了解他們的項目。
Tae Yoo:我并不知道,我之前聽說過他們有一些儲熱是非常大的領域,我覺得西門子在這方面是非;钴S的,也積極的探索。電池,事實上是另外一個行業,所以我們是完全不同的行道。
Urban Windelen:下一個問題。
提問: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Nikolay Krasko,氫氣的能源,氫能源,你們的軟件還有你們氫氣的電解器還有IT的系統,你如何來確保你系統的安全性呢?
Nikolay Krasko:非常好的一個問題,關于氫氣我們知道它是一個特殊的科學,所有的氣體都是一個科學,以及危險的程度,如果我們來檢查這個LPG,氫氣里面的LPG是更安全的,因為是很輕的,而且是很快就可以來蒸發出去,如果說我們建立了這個系統不會出現危險的情況。LPG質量更重,可能會在環境當中很容易爆炸,這個是關于氫氣。
第二個是關于我們的系統,我們的系統,我們整個堆棧不光只是一個堆棧,整個單位的電解器,這個系統有所有安全的設施,我們不光是依賴軟件控制安全性,軟件只是防范危險情況的發生。比如說像閥門等等都是機械的,每一個單位里,每個單元里,系統的每一項設計都會考慮到這個安全的問題,會防止爆炸的發生,這是我們關于安全方面的系統設計的理念。
Urban Windelen:下一個問題。
提問:各位專家好,我想問一個問題,我理解儲能,因為大多在電網側或者公共設施這一塊,有沒有針對行業,比如說IDC這一塊有沒有具體的應用。而且從應用的角度上,我們從經濟性或者可落地性這個角度來說,是不是電池技術,還是說成本占到一個很關鍵的位置。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針對IDC行業,我們知道有大量的電池應用于UPC系統,我們這個儲能系統能不能夠和UPC系統有一個比較好一點系統的結合,比如說從電池上,或者說是從系統上面,謝謝。這個各位專家都可以根據各自的領域解惑一下。
Tae Yoo:我來回答第一個部分,在Flunece公司,我們是這樣來考慮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增加它的規模,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在Flunece,不光是要提供電網的規模,而且在產業化和商業化的程度上也要提升,我們也是在加拿大做了一些工作,我們叫做全球充電調整的項目,很多工業公司都在尋求解決他們需求,通過儲能來解決自己充電需求的問題,這個項目現在是非常有效的,還有巨大的價值可以來調整這個需求,而且很多情況下是配合發電,有的在電力行業,很多時候峰值的需求得到滿足就需要儲能的補充。從居民的角度來講,居民的應用儲能很大一部分來自居民這方面的需求。
俞振華:我理解的話就是想了解儲能在IDC這一塊的應用,因為UPC還有IDC這一塊應該是兩個不同角度,因為從儲能本身的特性來說,傳統的IDC的UPC用的都是電池,不要求循環壽命,只是一個電源,F在新的電池,不管是用鉛酸還是鋰電,提供不間斷電源UPC的時候做能源管理,從技術上沒有問題。主要核心的挑戰是在IDC機房本身,因為有不同等級安全要求,像北京就要求非常高,怎么樣更換電池的情況下保證電池不會成為一個系統的故障點,從系統的安全性這一塊要去解決,現在有些新項目,包括什么電信、移動,包括跟南都有些新項目,就是你說的IDC機房,對儲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具體應用還是要下一些功夫去解決。
Tae Yoo:我想再補充講一下,我們的技術方面也是注意到,在美國一個大的保險公司最近和一個太陽能公司簽了一個合約,把風能、太陽能還有儲能結合起來提供備用的電源和支持很多醫院的發電,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工業和商業公司,現在真的是能夠積極的參與起來,甚至有一些銷售型的公司,他們都會有一些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這是非常好的,我們也覺得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Urban Windelen:下一個,同時也是最后一個問題。
提問:各位嘉賓好,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說現在儲能可能在系統成本上還沒有降到足夠的商業,完全商業就可以實現經濟性了,現在我們國內也出了,從前年開始出了很多政策,其中有一條比較缺失的就是對這個儲能的補貼政策一直沒有出來,剛才有一個專家講到這一點。
各位專家,國家或者電網有沒有這方面的補貼政策,一度電或者一瓦時投資補貼多少,這樣的話能夠讓儲能項目達到商業的可運行性,有沒有這方面的政策或者是Flunece做的這個項目,我投資就可以實現,不需要你的補貼,還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式。
Urban Windelen: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正好可以結束我們的問答環節,怎么樣實現商業的可行性,是需要多少的補貼,這個問題非常好。
俞振華:國內還是看具體應用,因為具體應用,成本比較敏感的應用是在用電側,因為靠峰谷差價套利,所以算的這種經濟模型收益并不是特別好,一般來說至少8毛錢的峰谷價差項目可以做,但是到9毛到一塊,項目才真正有一些,對投資商才是有吸引力,所以說各地的補貼應該多少,實際上跟當地的政策是相關的,如果當地的定價低于8毛,如果沒補貼這個項目就沒有,大家不會有動力要去做,所以要推動項目必須有補貼。
如果已經到1塊錢了,這個補貼沒有的話項目依然會有,當然這也是在用電側,發電側和電網側,但是不是期待補貼,發電側還是期待一些市場機制,就是補償機制,付費補償,定價多少,服務的定價多少,電網側這一塊計算又不一樣,電網側是計算沒有儲能的情況下做其他的方式,輸電和配電需要做多少,是不同的角度,可能對安全性不太一樣,但的確我們現在看國內在用電端這一塊,如果要進一步部署的確需要有個地方的補貼,和地方有關系。
Tae Yoo:答案是是的,我可以給大家講一下美國的情況,現在在美國沒有補貼,還是比較經濟的,有一些投資如果是和太陽能位置一樣,比如說在西南部,美國的西南部會有相應減免稅的政策,而且它的電價基本上就是在11美分左右,是可行的。而且我也是讀到了一個報告,講了一下西南部的美國,像亞歷山大州,他們事實上儲能的成本和火電,成本反而是更低的,我覺得中國也是可以往這個方向去發展的。
Nikolay Krasko:我并不知道具體的數據,最昂貴的就是勞動力,因為勞動的系統都是手工制造的,我們現在要開始所有的生產,可能會減少人工的成分,這樣的話就可以降低這個系統的投入。
Andreas Hauer:最重要的商業可行性方面就是有一些激勵的政策,總的來講從技術也好,我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整個討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到儲能和應用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都有儲能,比如說像我們桌子上也好,哪哪也好都有儲能,是非常貴的,可能你手機里儲能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因為你喜歡它,所以你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所以說我們要去看一下這個儲能給真正的應用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只要有好處肯定它覺得商業上就是可行的,你需要去想一些特別的點子,比如說你想降低到250美金以下,但是這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特點,我們必須要有特別精準的討論,可能會有很多的可能性,比如說在談到儲能,不僅僅是儲電,你所有的儲能有一個系統,每年都有很多周期,或者每個月,每天都有很多的周期,它也是非常昂貴的,如果是說周期少的話,肯定成本會低。
如果說你能夠加一些更加先進的優點,比如說像智能手機之類的。
(本文轉自電力頭條APP,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